客戶背景
中型廢品回收企業,主要從事金屬廢料回收、分類及預處理業務。隨著業務規模擴大,傳統人工分揀方式已無法滿足效率需求,企業決定引入工程機械設備,以提高作業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。
設備選型與需求
企業在設備選型時主要考慮以下因素:
作業效率:需滿足日均60-80噸金屬廢料處理能力
環保合規:符合北京等地區國四排放標準
場地適應性:適用于城市廠區作業,轉彎半徑小,機動性強
長期經濟性:綜合考量購置成本、油耗及維護費用
經市場調研后,企業最終選用小松PC240-11M0挖掘機作為主力設備,并配備液壓剪、抓斗等屬具,以適應不同廢料處理需求。
設備應用表現
1. 作業效率提升
金屬廢料搬運:單機單日處理量70-100噸。
大型構件拆解:配備液壓剪后,可快速分解廢舊金屬結構(如汽車框架、鋼結構件),拆解效率大大提高。
場地整理:通過精確堆垛,優化倉儲空間利用率,減少二次搬運成本。
2. 運營成本控制
燃油經濟性:平均油耗13-14L/H(視工況浮動),在同噸位機型中表現優異。
維護便捷性:采用模塊化設計,日常保養(如濾芯更換、液壓油加注)可由企業自有技術團隊完成,降低外協成本。
3. 環保合規性
符合國四排放標準,滿足北京市環保監管要求,保障企業可持續運營。
售后服務與長期合作
“北京小松的售后響應速度較快,4小時內可提供現場技術支持。此外,定期保養提醒和年度設備健康檢測服務,有效降低了非計劃停機時間。”
目前,該企業已穩定運行PC240-11M0超過2年,設備綜合出勤率達90%以上。基于良好的使用體驗,企業后續計劃新增1臺同型號設備,并探索電動化機型的應用可行性。
行業參考價值
該案例為廢品回收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設備升級方案:
精準選型:根據物料特性(金屬/塑料/廢紙)匹配屬具,最大化設備價值。
成本測算:建議企業采用“5年總持有成本(TCO)”模型評估設備經濟性,而非僅關注初始采購價。
環保前瞻性:在政策收緊前主動切換高排放設備,避免后續整改風險。
結語
在環保要求趨嚴、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,工程機械的智能化、高效化已成為廢品回收行業升級的關鍵抓手。該企業的實踐驗證了合理選型與科學管理對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性。